小程序的前世今生
  • 作者:奔跑的小猪
  • 发表时间:2019-10-11 10:38
  • 来源:网络

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们想必都比较清楚一件事,近几年,本来一直作为资本宠儿的互联网行业开始被资本市场广泛唱衰,这对于以“烧钱”而闻名、高度依赖资本供血的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无疑就像是一场将至的凛冬。于是各大公联网公司不约而同的开始规划裁员,期望通过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的方式挺过这场寒冬。


成为风口的小程序


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们想必都比较清楚一件事,近几年,本来一直作为资本宠儿的互联网行业开始被资本市场广泛唱衰,这对于以“烧钱”而闻名、高度依赖资本供血的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无疑就像是一场将至的凛冬。于是各大公联网公司不约而同的开始规划裁员,期望通过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的方式挺过这场寒冬。


那么互联网之所以遭受这边处境,其实主要的原因无非三个,其一是炙手可热的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流量红利逐渐走向枯竭;其二是资本力量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投资逐渐趋于理性;其三,则是互联网行业近几年确实没有出现什么对资本市场吸引力非常大的具有爆点的产品革新,如果一定说要有,那么AI算是一个、小程序也算是一个。


那么,小程序究竟是什么?它又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呢?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先来讲讲,小程序的前世今生。


小程序的“前世”


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大致将互联网分为PC时代和移动时代。PC时代中,互联网产品或者说表现形式大致可归纳为“门户网站时代(代表为网易、新浪等等)”——“客户端时代(优酷客户端、暴风影音等等)”——“网页时代(优酷网、爱奇艺等等)”,从这样的产品演变进程中,不难总结出,对于产品的开发方来说,技术水平、载体性能、网络速度的提升, 是产品迭代革新的底层动力(互联网页面标准的升级让网页可以承载更复杂、更繁重的产品逻辑);对于用户来说,轻盈快与更低的使用门槛是他们不变的追求(PC时代的网页产品在获取难度、使用门槛上来说,都低于客户端,因此在广泛场景下,更容易收到用户青睐);对于第三方开发者来说,更低的开发成本与更快的成型、变现速度是他们始终不变的追求(网页可以一次开发,多端使用,开发和维护成本上来说都远低于客户端。)


移动时代中,在2014年之前,主要的互联网产品形态可归纳为“wap时代(代表为网页QQ等)”——“APP时代(代表为手机QQ、微信等)”。那么,如果将社会或科技的发展看作一个个的循环,在移动时代,势必会杀出一款相当于“PC网页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这款产品,也符合PC时代中,开发者、用户、第三方开发者对于互联网产品的诉求。


2014年,当时处在巅峰时期的百度率先看到了这一点,并推出了一款名为“轻应用”的产品,该产品主要载体为浏览器,主要表现形式为H5页面。说白了,百度希望通过这一产品,杀死成长中的移动APP。但是,由于W3C标准的限制及页面技术的瓶颈,依托于H5技术的轻应用在体验上始终做不到像NA APP那样流畅的体验,因此,该产品最终失败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三年后的2017年初,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首次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演讲,并在演讲结尾提到,微信将要推出一款体验接近NA APP,用户随取随需,定位在为微信用户提供服务(公众号提供内容)的产品——“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刚推出时发生的故事。其实微信小程序刚推出时,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是张小龙也是给足了小程序耐心,并且也给了小程序非常多的资源倾斜(指微信上诸多的小程序流量入口),一直到2017年,18年一月,随着一款名为“跳一跳”的小游戏火遍了朋友圈,微信小程序的MAU被推向了4.7亿的巅峰,一瞬间,小程序成为了当年当之无愧的热度最高的产品。独立APP、Third-party developers、C端用户,巨大的B/C端流量开始涌入小程序,小程序的生态也就此开始受到互联网各界的广泛关注。


小程序的“今生”


随着微信小程序的成功,国内各个互联网公司也都纷纷开始悄悄规划起各家的“小程序”产品了。以至于出现了目前小程序领域内的四条主流赛道,分别是整体处于第一梯队的微信小程序,整体处在第二梯队的百度智能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以及整体处在第三梯队的头条小程序。 其实就小白本人以业内人的眼光来看,小程序这款产品整体是属于“端及前段技术革新”的一项产物(具体原因后续文章中会讲到),所以,整体来说,各家的“小程序”产品不至于“做死”,但是整体上限能做到多高,就强依赖于各自生态的特点、产品的商业、战略目标、及产品运营手段了。


梯队一、微信小程序生态


产品之神张小龙,龙叔已经一句话将微信小程序这款产品所承载的业务及战略价值讲的非常明白了:公众号承载内容,小程序承载服务、串联线上线下、丰富微信线下生态场景。目前整体看来,四大小程序产品赛道中,微信小程序是当之无愧的NO.1。毕竟,无论是在用户基数、生态完善程度、玩法丰富度等各个方面来说,微信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梯队二、支付宝小程序及百度智能小程序



百度智能小程序


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发布于2018年7月份,引用现今百度二号人物沈抖的话来说,百度智能小程序在手百APP内主要承担的业务中心与微信小程序差别不大,亦是承担“服务”。 但是深入揣度一下百度布局小程序的用意,不难想到以下两点。
其一、百度的做小程序平台的用意主要还是在于召回开发者,让开发者回归百度生态内进行应用开发,再通过“网页化”的技术手段,将小程序页面(即内容)重新归入搜索,从而打破移动时代各种独立APP建立起来的私域流量与私域内容的壁垒,最终解决由于APP从搜索过度引流后导致的搜索在用户粘性降低、搜索内容日渐匮乏、搜索商业价值日趋降低的问题。所以总体来说,百度还是想通过小程序讲一个违逆互联网宏观发展的故事——“重归线上”。
其二、将小程序开源出去,寻找更多的小程序宿主,寻找更多的“端”,拿到更多的端内资源,从而获得众多的用户数据与广告位,从而丰富百度自身的广告生态,补强自己在移动时代当中被甩开差距的移动端广告业务。
所以整体看来,百度智能小程序的流量分配方式,依旧是传统的中心化分发模式(即用户主要通过搜索触达小程序)。在这种分配模式下,很容易形成较为常见的二八现象,即头部百分之20%左右的开发者可以拿到大量的流量和资源,然而中尾部的80%开发者则很难真正拿到切实可靠的流量扶持。然而,真正能够给小程序生态带来“量变”的开发者,正是这部分中小型的第三方开发者。 头部开发者拿完流量就走,中小开发者无法在生态内真正获利,且不论百度智能小程序C端的用户体验建设究竟如何,仅说开发者方面,智能小程序生态早已被微信甩开不止一截;再加上百度智能小程序开源进度缓慢,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业务变现空间无法扩大,百度智能小程序生态究竟还能在‘表象’上维持多久的繁荣,着实是令人堪忧。


支付宝小程序


支付宝小程序正式于2018年9月对外公测,整体来说,支付宝小程序拥有十分巨量的商户资源、广泛的线下场景(支付),因此,相较之下,支付宝小程序较之微信和百度,其劣势主要是体现在线上引流手段和玩法的不足。 但是足量的场景和使用频次,足以培养出用户的的使用习惯,再加上支付宝小程序团队对于线上开发者自运营的方式提供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可以参考支付宝小程序官方文档,如收藏有礼等),间接弥补了自身生态在线上倒流手段不够直接的弱势,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支付宝小程序能够发展出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小程序生态。 话说回来,小白个人觉得,支付宝小程序生态在阿里生态内的战略价值是远远高于其业务本身的价值的,支付宝小程序在阿里生态内,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为了减缓甚至阻绝阿里电商商家导向微信生态,另一方面,在线下O2O场景中,支付宝小程序可以结合支付为商家提供功能更为强大的解决方案;所以,支付宝小程序可能并不着急与其他小程序生态一争高低,或者说,支付宝小程序压根就没有要和其他小程序生态在业务上兵戎相见的心。


头条小程序


头条在生机大会上说的很明确,小程序主要是为了服务生态内的广大作者,为作者们提供一个端内变现的工具载体,从而优化C端用户体验(用户转化时不必再跳到APP端外),形成沉静式的体验感官。 但是整体来看,头条小程序的进展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不前的,除了生机大会后的几次发声外,便再也没有听说过头条小程序取得了哪些巨大的突破和进展。甚至一度由于IOS端对于小程序的审核封锁,头条甚至放弃了IOS端的小程序业务。 所以,目前看起来,头条小程序很有可能成为四条赛道中第一个“退赛方”。